
江西九江话介词跟的探讨论文
0 前言
本文讨论的是九江方言中的介词“跟”。笔者从小在乡下长大,所说方言比较地道,在做相关调查时也尽量选取当地使用最早或是最多的音。其中有些不确定的语料均以当地常住居民所讲方言为准。
1 介词“跟”的语法意义及用法
(1)“跟1”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对象介词“跟、和、同、与”。九江话中的介词“跟”可以用来表示普通话中引进对象类的有一组介词“跟、和、同、与”,引进动作共同、协同、关联和比较的对象。因此,普通话中有时可以用“和、同、与”来替换“跟”,而九江话的介词“跟”没有相应的替换形式。例如“,跟我困。”(跟 / 和 / 同我睡)“跟佢上街。”(跟 / 和 / 同他上街)“就算我不去,跟你有么斯关系?”(就算我不去,跟 / 和 / 同 /与你有什么关系)“阿草长哩跟别个地方哩草完全两样。”(这草长得跟 / 和 / 同 / 与其他地方的草完全两样)。
(2)“跟2”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对象介词“给、替、为”“。跟”可以用来引进动作给予、表达、替代、服务对象等。例如“,姆妈跟我做了件衣裳。”(妈妈给 / 替 / 为我做了件衣服)“你跟我拿事说清楚咯。”(你给我把事情说清楚了)“你跟我值一天班好啵?”(你替我值一天班好吗)。与介词“跟”这一用法相似的是介词“帮”,也可以当“替、为”使用。例如“,劳你帮我买两本书。”(请你替我买两本书)“ 帮社会做 ……此处隐藏1615个字……同样多的钱?)也可以说“佢凭么斯跟我得一样呢钱?”。
(2)“跟”所在句的第二种格式是:S+V(+ 其他成分)+Prep.+OJ+ 其他成分。例如“,你吃饭时间咋总是跟我倒哩不一样呢?”(你吃饭时间怎么老是跟 / 和 / 同我们不一样呢)“佢一直在跟别个做事。”(他一直在替别人做事)“佢走来跟我露了一眼。”(他走来对我翻了个白眼)“你以为跟 / 在房里不出来就可以躲脱哩?”(你以为躲在房间不出来就躲得掉吗)“记得吃了饭跟 / 在屋里做作业。”(记得吃过饭后在家做作业)。有时也存在两可的情况:动词既可以在介词前,也可以在介词后。例如“,这伢长哩跟屋人完全不像。”(这孩子长得跟 / 和 / 同父母完全不像。)和“这伢跟屋人长哩完全不像。”这两种格式在普通话和九江话中都存在,不同的是普通话第一种格式(动词在介词前)用得比较少,而主要运用第二种格式(动词在介词后),而九江话正好相反。
(3)第三种格式就是:S+ 修饰性成分(Adv. 或句首修饰语等)+Prep.+OJ+V(+ 其他成分)。例如,“大家都跟你着急。”(大家都替你着急。)“就跟佢,做了不晓得几多事!”(单为他,不知道做了多少事情!)“就算我不去,跟你有么斯关系?”(就算我不去,跟 / 和 / 同 / 与你有什么关系?)。
4 结语
本文通过对九江话介词“跟”与普通话相关介词的对比分析得出其特点,然后从语法、语义、语用及句式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描写,与此同时还涉及九江方言中其他有特色的介词及其用法。遗憾的是描写过后却没有体现其特殊之处,特别是在句法功能和句子格式方面没能突出其方言特色,也没有就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。此外,鉴于实践调查的局限,有些观点仍待考证。